您所在的位置:

学院新闻

    点燃思想之烛:“国际符号学研究前沿”讲座圆满举办

    时间:2024-07-04 来源: 供稿:陈晓敏 点击量:

    2024年6月25日,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中心邀请余红兵博士做专题讲座,主题为“国际符号学研究前沿:悲剧性与生命符号学”。余博士带来了极具人文关怀的符号学研究内容,与师生畅谈四小时,共鸣热烈,启发深刻。讲座由姜奕村博士主持,姚亮博士、陈峰博士、欧民辉博士、陈晓敏博士、陈心怡博士和来自学校各专业的同学参加。

    余红兵博士任教于加拿大多伦多都市大学,现为美国符号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国际符号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大连外国语大学启航学者讲座教授、国际语言与文化符号学中心主任。现阶段研究专注于语言与社会仪式、古典中哲的认知维度、神话思维与叙事等问题。兼任亚洲符号学国际学会秘书长,国际符号学协会大中华区联络人,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理事,四川大学“符号-传媒”研究所特约研究员,Chinese Semiotic Studies (ESCI, SCOPUS)执行主编,Biosemiotics(A&HCI, SSCI, SCI-E), Semiotica(A&HCI, SSCI),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otics (A&HCI), Cultura(A&HCI)等刊物副主编、编委。目前已在A&HCI,SSCI等收录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中英文书籍10余部。

    在讲座中,余博士从现场同学T恤上的类太极图讲起,指出语言、模式、图像、概念、品质、情感、感觉都是符号,符号学研究的是人类意义表征系统。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益处,另一方面,生命的安适是一个恒久的议题。少年爱因斯坦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街道上,在他的想象中,此刻自己正乘着一束光驰骋。如果说物理学是爱因斯坦认知自己和所处时空的光,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束光来认知自己和世界。余博士关注人们的生命状态(如抑郁症频发),并以流行歌曲《大梦》为切入点,探讨悲剧性与生命符号学。在语言学的角度,乔姆斯基、维特根斯坦曾探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余博士提出,生命的悲剧意识来自双重符号悖论,人们用语言思考,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始终有某些不确定的、无法把握的事物,此为把握悖论,当语言构成了认知的边界,超越它来进行思维就成了挑战,此为自由悖论。余博士通过电影《太空漫游》的开篇阐释工具这一符号,在远古时期,河两岸的人猿生存在各自的领地,偶尔通过啸叫传递信息或者捶胸顿足表达愤怒,偶尔的一天,在河的一岸出现一块巨大的黑色石板,触摸石板后,人猿发现骨头可以砸碎东西,于是学会了将骨头当作工具和武器,可以猎食动物,可以冲到河对岸消灭同类。这一群人猿从工具中获益,从此也受限于工具。同理,当AI技术越来越成熟,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够代替人类,人的意义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面对悖论与悲剧性,社会需要让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个体需要接受人的符号本能,同时借助、引导甚至训练自己的符号活动,调整理解/阐释的习惯,获取较高水平的身心安适和意义。

    在讨论环节,陈峰博士惊叹于余博士将知识、具身经验、哲学终极性问题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能力,并与余博士进一步追问意义何在及意义带来的束缚。姚博士分享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沉默与言语的思考,同余博士进一步探讨了技与道的关系。欧博士结合自己学习德语的经历,分享了对德语单词环境(umwelt)的涵义的理解。正如姜博士评述,此次讲座聚焦“生命的悲剧意识”这一宏大主题,余博士理论学养深厚,能够游刃于中西理论之间,鹤然自立,他的讲座洞见闪耀,每个听者的思想之烛都被点燃。

    文/图:陈晓敏

    一审:陈晓敏

    二审:姜奕村

    三审:钟玲

    排版:胡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