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德国工业文明研究中心讲座“海德格尔论技术——或对技术本质之追问”

时间:2024-01-02 来源: 供稿: 点击量:

2023年12月27日下午,由外国语学院德国工业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睿德哲学社协办的“海德格尔论技术”讲座在行政楼C3-405举行。本次讲座由来自中山大学的哲学系教授田书峰先生担任主讲,主持人为陈峰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兵博士为点评人。

讲座开始,陈峰博士用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介绍了田书峰教授的研究方向和讲座内容。

.

陈峰博士开场白

讲座主题

田书峰教授通过一种对话式的言说而非刻板的大学话语与听众一同“入境”,让自己和听会者遨游在哲思的海洋中。田教授首先介绍了海德格尔的生平与著作,随后讲到了他早期的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论文以及他一开始对于纳粹的支持,还说到了他晚年“只有一个上帝能拯救我们”的思想,以及本次讲座的主题——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田书峰从对海德格尔的介绍引入主题

海德格尔像

讲座中,田书峰教授指出了技术的本质不是技术的,他给技术下了两个鲜活的定义:朝向目的的工具;人的发明或行动。对于前一个定义,田书峰教授根据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理论,对海德格尔有关技术与真理的问题进行了再解释,指出海氏通过回到希腊人关于因果性的看法而提出的自己对“原因”(aitia)的词源学解释,其实质与技术本质相关。

田书峰对于四因说的再-阐释

最后,田书峰教授以海德格尔《哲学论稿》收尾,给生活在后福特资本主义时代的我们予哲学的希望:“危机之地就恰是可能性生长之地”。

讲座结束后,周兵老师提纲挈领做出精彩的点评,听众获益匪浅。

周兵老师的点评与总结

田书峰教授与老师学生们合影

之后,田书峰教授与周兵老师、陈峰老师等人继续进行学术研讨,内容涉及人工智能、教父时代的神学、古希腊哲学等内容。在研讨会上,老师们交流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引导学生关注学界前沿。

会后学术研讨

文图:赵彦润

责编:周兵

一校:周旺旺

二校:张龙云

终审:钟玲

排版:胡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