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学院新闻

    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行业认知课程回顾

    时间:2022-10-11 来源: 供稿: 点击量:

    继2021年3月外国语学院为2020级学生开设新生行业认知课系列讲座之后,2022年3月,外国语学院再次启动针对2021级学生的行业认知课。课程主要以讲座的方式进行。本学期的行业认知课邀请到了多位校内外专家和行业精英,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为学生介绍行业前沿知识,旨在深化学生对专业学习及相关行业职业的认知,以拓宽眼界,启迪本科四年的学习,为未来就业、深造做好充分的学科、学术和技能准备。

       

    行业认知首次讲座邀请了网易高级人力资源业务伙伴赵瑜章通过线上与同学们分享择业和就业经验。赵女士从就业方向、在校期间如何有效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及互联网就业指引三方面出发,通过实例和经验分享探讨读书深造与就业之间如何选择,她向同学们坦言,“不论是学业规划,还是就业思路,只有想不到的可能,没有遇不到的机遇”,启发外国语学院学生探索出最符合自身情況的发展规划。

    在第二次讲座中,留学规划项目经理袁满女士从另一个视角,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分享了如何考虑和分享海外升学机会。基于自身丰富的留学经验和实习经历,袁老师介绍了留学所需要的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并为同学们分享了留学文书的准备策略。针对同学们对海外升学的顾虑和疑惑,袁老师鼓励大家:对升学和就业的思考都不应被目前就读的专业所禁锢;在后疫情时代,学生只有多思考,追求多方面、全方位的综合发展,才能尽快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在返校后的第一次线下讲座中,外国语学院邀请到了质量和标准学院执行院长黄曼雪亲自授课。黄曼雪结合自己从瑞士、到联合国、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真实求职、求学经验和生动实例,指出形成高效高质高标准的学习规划的重要性。讲座拓宽了外院学子的国际视野与复合专业知识面,展现了顶尖外语复合型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最后,黄院长幽默风趣地从质量和标准的角度剖析了新文科外语专业人才的潜力,启发同学们可以从质量标准的学科思维来进行未来规划。

    5月31日的行业认知讲座中,深圳技术大学国际合作与学生工作部主任曾思予向21级的新生介绍了国际合作与翻译行业的相关工作内容,带领国际处的老师们为外国语学院带来了精彩的口译展示,通过同传与交传的实例体现了翻译的魅力;曾思予还邀请了商学院院

    长Holger Haldenwang和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院长Franz Raps加入本次讲座,揭开外语学习的本质和学好外语进行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除了开拓未来择业和就业思路,行业认知系列讲座还特别邀了我国学术界重量级嘉宾为大家开拓学术眼界。5月24日的行业认知讲座中,专研国际关系和区域国别研究的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贺文萍教授,带领学生认识了中非合作之路。从修建基础设施到中非贸易合作,贺文萍教授结合生动实例和真实治学经验,带领外院学子认真体验了“一带一路”的魅力。贺文萍教授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外语,以后跟她一起找寻中外合作的奥秘。

    6月7日,北京语言大学“领军人才”王立非教授立足学生们的需求,从“专业现状”、“要求与重点”、“思路与做法”三个方面,向外国语学院师生介绍了新文科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方法、路径及就业前景。王立非强调同学们要抛弃传统语言学习的思维和偏见,要主动求变,在变中求生存,求发展,造就英语学科更强大的就业实力,探索更大的就业空间和可能。

       

    6月21日,德国国际量子生物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教授顾樵,通过介绍在德国的工作经历与领略到的德国风土人情,讲解了中德文化的异同。顾教授妙趣横生地分析了文学诗歌中的物理现象和数学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解了数学实例,展现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外院学子接触学习理科知识。讲座中,顾教授引经据典,耐心为学生们阐述了厚积薄发,学无止境的重要性,同时展现了一位理科大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一面,对学生今后的人文学习和跨学科思维建立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总之,外院学子在该学期的行业认知课程中汲取了大量的行业相关知识,不仅提高了对专业的认可度和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和规划与探索热情,使他们有了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前进动力。外国语学院也希望通过行业认知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使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了解行业前沿,以优秀实例为榜样,打牢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开阔的眼界和前瞻的思路,珍惜大学四年美好时光,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凭借自己卓越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在未来能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图文:潘秋萍、王偲偲、陈子琛

    校对:钟玲

    审核:钟玲